制藥廢水成分復雜、處理難度大,一直是行業環保治理的難點。近年來,隨著制藥行業產量攀升與環保政策持續收緊,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已成為企業生存發展的“必答題”。在此背景下,天地人和藥業針對中成藥提取廢水及化學合成原料藥廢水(60噸/天)項目,從行業痛點出發,系統梳理技術選型邏輯與治理方案,為同類企業提供可復制的實踐參考。
一、行業痛點:高濃度制藥廢水治理的三大難題
1. 有機物濃度高且毒性復雜
中成藥廢水中含皂苷、生物堿等大分子物質,化學合成藥殘留抗生素、有機溶劑等毒性成分。這些物質直接進入生化系統會抑制微生物活性,導致處理效率低下甚至崩潰。
2. 鹽分與水質波動威脅系統穩定性
高鹽度廢水長期運行易腐蝕設備,增加維護成本;中成藥與化學合成藥廢水混合后水質波動顯著,傳統工藝難以穩定應對復雜成分變化。
3. 環保標準與成本壓力雙重挑戰
隨著制藥行業環保監管持續收緊,現行排放標準對污染物限值提出更高要求。部分企業因環保投入與生產成本矛盾加劇,面臨減產或停產風險,亟需兼顧合規性與經濟性的技術解決方案。
二、山水環保技術方案:工藝組合與核心功能
項目工藝流程
機械格柵 → 合成藥收集池(微電解裝置+芬頓反應裝置) → 調節池 → 氣浮裝置 → 一級沉淀 → 厭氧 → 厭氧罐 → 缺氧 → 好氧 → 二沉池 → MBR → 消毒
分工藝段解析
1. 預處理段:攔截+氧化雙效降毒
2. 生物處理段:深度降解+高效脫氮
3. 深度處理段:膜技術+雙重消毒
三、行業價值:同類企業選型參考
1. 工藝適配性優先
高濃度有機廢水需強化預處理(如微電解+芬頓),避免生化系統崩潰;鹽分高的廢水建議增設蒸發結晶單元。
2. 生物處理核心地位
UASB厭氧罐與多級A/O工藝組合,可兼顧有機物降解與脫氮效率,適合處理制藥廢水這類高氨氮、高毒性廢水。
3. 膜技術是深度處理關鍵
MBR膜替代傳統二沉池,抗沖擊負荷能力強,出水可直接回用,適合對水質要求高的企業。
4. 精準適配不同場景的解決方案
針對制藥企業廢水成分復雜、水質波動大等特點,山水環保提供“一企一策”定制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