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引漢濟渭"的關鍵環節,中鐵引漢濟渭二期工程黃午隧道出口工區涌水處理項目(1800m3/d)承擔著連通漢江與渭河的重要使命。針對隧道施工中每日產生的大量涌水,若直接排放不僅會沖刷山體引發地質災害,還可能攜帶泥沙、有機物及重金屬等污染物,對漢江流域水生態安全構成威脅。為此,陜西山水環保集團專門制定了污水處理方案,采用"高效旋流沉沙+高效斜板沉淀+高效過濾"工藝,嚴格確保出水水質符合《陜西省黃河流域污水綜合排放標準》(DB61/224-2018)要求,有效防控施工涌水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為"引漢濟渭"工程提供了可靠的綠色施工保障。
工藝特色:分級凈化,智慧閉環
1. 預處理階段:多級攔截,源頭控污
-
管道混合器:快速混合污水與混凝劑,為后續沉淀奠定基礎。
-
活性炭過濾器:吸附有機物、色素及重金屬離子,降低異味與毒性風險。
-
石英砂過濾器:多層濾料組合,物理攔截懸浮物,確保出水清澈。
-
反洗泵系統:自動沖洗濾料,維持過濾效率穩定,減少人工干預。
2. 化學處理階段:動態調控,精準治理
3. 深度處理與回用:資源循環,變廢為寶
-
斜板一體化凈水器:利用淺層沉淀原理縮短固液分離路徑,顯著提升處理效率。
-
板框壓濾機:將污泥壓制成低含水率泥餅,實現無害化外運處置。
-
清水池:出水水質穩定達標,回用于隧道降塵、設備冷卻及綠化灌溉,助力水資源循環利用。
4. 智慧輔助系統:穩定運行的隱形守護者
山水環保技術亮點:創新驅動,綠色擔當
1. 斜板一體化凈水器:效率與穩定的雙重突破
通過擴大沉降面積實現高效固液分離,處理效率顯著提升,運行穩定性行業領先。
2. 智能化加藥系統:動態響應,降本增效
在線監測水質變化,實時調整藥劑投加量,減少藥劑浪費,降低綜合運維成本。
3. 污泥減量化技術:源頭治理,綠色處置
結合調理與壓濾工藝,大幅降低污泥含水率,減少外運體積,破解污泥處置難題。
4. 模塊化設計:靈活部署,快速響應
集裝箱式集成設備,適配隧道施工動態需求,安裝便捷,最大限度減少對主體工程干擾。
中鐵引漢濟渭二期工程黃午隧道出口工區涌水處理項目的成功實踐,標志著山水環保在生態工程領域的又一次突破。未來,我們將繼續以技術創新為驅動,深化綠色工藝探索,推動污水處理與生態修復深度融合;同時拓展應用場景,將“黃午隧道出口工區涌水處理經驗”推廣至更多生態區域,守護綠水青山。山水環保始終以敬畏之心守護自然,每一滴水的凈化都是對生態承諾的踐行,每一次技術的革新都是對綠色發展理念的詮釋。讓我們攜手同行,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