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快,農村及城郊結合區域的生活污水處理問題日益受到重視。為提升區域水環境質量,陜西山水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接了天水市秦州區生活污水處理項目,共覆蓋7個污水處理站點,分布于不同鄉鎮和行政村,服務范圍廣,建設目標明確。
一、項目概況
本項目設計處理規模根據各站點人口數量和排水量進行差異化配置,單站處理能力在15m3/d至250m3/d之間不等,各站點污水來源為日常生活排水,水質相對穩定,但存在收集分散、管網不完善、運維管理難度大等特點。針對這一現實情況,山水環保沒有采用“一刀切”的處理模式,而是根據各站點實際污水量、用地條件和排放去向,分類設計、精準匹配處理工藝和設備規模,確保系統既實用又經濟。
二、工藝選擇:兩類成熟工藝,適配不同場景
根據各站點的水質特點、用地條件和運行管理要求,山水環保采用兩種主流生物處理工藝:
1. A/O + MBR 工藝
-
流程:厭氧→好氧→MBR膜分離→消毒
-
特點:結構緊湊、出水水質好、污泥產量低,適合用地緊張、對出水要求高的場景;
-
MBR膜系統可有效截留活性污泥,保障出水和COD穩定達標。
2. AA/O + MBBR 工藝
-
流程:厭氧→缺氧→好氧(MBBR)→沉淀→消毒
-
特點:具備脫氮除磷功能,MBBR填料提高生物負荷,抗沖擊能力強,適合水量較大、水質波動明顯的區域;
-
系統運行穩定,維護簡便,適合農村或半農村地區長期運行。
三、山水環保的實施特點
在本項目中,山水環保充分發揮在分散式污水處理領域的經驗優勢,體現以下特點:
-
因地制宜設計:根據各站點實際情況,靈活選擇工藝路線和設備形式;
-
設備模塊化集成:主要處理單元采用一體化設備,現場安裝快捷,縮短建設周期;
-
全流程技術支持:從方案設計、設備供貨到調試培訓,提供全過程服務保障。
天水市秦州區生活污水處理項目的實施,是山水環保在城鄉結合部、分散式污水治理領域的一次典型實踐。面對站點多、分布廣、規模小的現實挑戰,我們沒有追求“高大上”的技術方案,而是堅持從實際出發,用成熟工藝解決實際問題。未來,山水環保將繼續聚焦中小城鎮、農村及偏遠地區的污水處理需求,以更靈活的系統設計、更可靠的設備質量、更落地的技術服務,助力更多地區實現污水有效治理、環境持續改善。